在洛杉矶骚乱中,抗议者们频繁挥舞墨西哥国旗,将其作为反抗的标志,触动了很多美国人的神经。马斯克第一时间转发并谴责了一张抗议者举着墨西哥国旗的照片。当保守派指责这些抗议者不爱国时,有人拿出MAGA支持者曾举着邦联旗帜的照片进行反击。这两种行为确实难以断定谁更不“爱国”。
加利福尼亚州的居民在移民问题引发冲突时常常举起墨西哥国旗,这并不奇怪。毕竟一百多年前,这里就是墨西哥的土地。从历史角度看,墨西哥是美国侵略扩张的最大受害者之一。从得克萨斯地区的分裂到美墨战争中被夺取加利福尼亚地区,短短数年间,墨西哥失去了近一半的领土。
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首次展现了其长期推行的外交政策,即“天定命运”和“门罗主义”的结合。1845年,美国政论家John L. O"Sullivan提出了“天定命运”的概念,认为美国的扩张是上帝的指引。这一理念很快在美国流行开来,并与1823年总统门罗提出的原则相结合,形成了美国延续至今的“门罗主义”:美国秉承天命在美洲为所欲为,而别国无权干涉。
波尔克总统上台后,最初主张美国应在南北方向都进行扩张,但最终选择了稳定北部边界,集中力量对付墨西哥。1848年,美国通过《瓜达卢佩-伊达尔戈条约》将加利福尼亚纳入领土。吞并加利福尼亚时,美国政府承诺赋予留在该地的墨西哥人公民权,但实际上各州给申请公民权加上了各种限制,只有少数白人墨西哥人获得了公民权。大部分“加利福尼亚人”一夜之间成为了自己家园上的非法移民,被剥夺了公民权利。
种族问题在美国始终是关键因素。正如今天那些在加州被联邦政府抓捕和驱逐的拉美裔移民一样,即便他们取得了美国公民身份,但真正的公民权来自于肤色和背后的暴力。对于1848年后仍留在加州的原住民来说,他们不仅被剥夺了权利,还遭受了系统性的种族灭绝。加利福尼亚的原住民从1848年的15万人锐减到1870年的3万人,死于饥饿、疾病、强迫劳动和屠杀。